----USCPA第一次準備二科,二科皆順利通過!
BEC:79 REG: 80
老師說: 還有二科,也請再加油喔! Nov/04/2010
老師的話:
這又是另一位學生,來我這上CPA課程之前就告知將移民到美國去,當時有點擔心時間的安排,因為她有移民監的問題。在詳細和她討論之後,因為她case特別,我就規畫她在上完二次課程中間可以先停課,回去美國期滿後再回來聽,我甚至也同意如果她有需要,老師也可以將講義寄到美國給她先看(還好,後續並不需要) ,畢竟,每一個學生我都當成自己人。
她是個很文靜的女生,就我所知~,但很聰明,吸收能力不錯。無論是星期六上課程內容,還是星期二的電腦上機、解題,只要她在台灣就不缺課。赴美前我們又討論了一次,我們如原計畫先考二科: BEC (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Concpt
商業環境)及REG (Regulation: 法規),這二科是最簡單和最難的,BEC因為明年會有新的考試模式而且最簡單,所以我們先考; 而REG是最難的,因為聯邦稅及商事法量多,觀念也必須要非常清楚。記住: 任何考試科目的決定,都要依個人程度及讀書計畫來進行,才容易成功。
還好的是,這小妮子很爭氣,的確考二科就通過二科了(不免讓我又得意了起來… J,這老師真是夠了 ). 她後續還有二科FAR(Financial Accounting)及AUD(Auditing and Attestation) ,若順利通過,接下來將開始在美國找工作,我也建議她先從加州的小型華人事務所開始,學的多(雖也累),薪水雖一開始不高,但對以後取得執照甚至自己開事務所是非常有幫助的。在這裡也建議有留學或移民打算的人,可以在台灣先備好基礎,因為所有上課費用在美國都是非常貴的,但考試可以到了美國再考,費用就更省了。希望後續還有她的好消息。
以下是她的來信,與大家分享
Dear 老師:
最近好嗎? 聽說開始上FAR..你又要開始忙了
這陣子比較懶散..加上NASBA跟STATE BOARD之間不知道出了啥問題
我要考AUD跟FAR 的NTS才剛拿到..而考場都沒位置了~ 看來只能等明年再考...
下面是我答應要給你的一些考到的重點,跟我當時準備的方式
其實還是有自己偷懶跟雜務需要處理的時候,但是我記得你上課時說過
每個人生活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影響心情的事發生.
但大家也都是快快調整好自己再出發, 而那時我的確需要這句話,
因為我心裡開始抱怨"都沒時間念書", 覺得被很多雜事所困擾
可其實只是我花太多時間在抱怨罷了...老師謝謝妳, 我會加油的!
REG ( Regulation)
REG是我沒有接觸過的科目,一開始也跟很多人一樣毫無頭緒可言
但是上課時盡量集中精神聽老師的講解,回家盡量做題目,
對每一科而言絕對是很好的開始.而且老師也已經整理得很清楚
我星期日下午做題目前, 會再看一下老師前一天上課給的架構圖
回想老師在每一段說明的內容,趁記憶猶新的時候稍微加強一下
然後就直接開始做題目,能做多少是多少,也盡量排開雜務
最好能在星期二上複習課前做一半以上,我覺得這樣上複習課的成效是事半功倍
星期三,四再找時間自己整理一下老師講解過的題目.
另外, 因為我知道自己無法再上第二次,所以有時間的話
我星期五會先上網路的補課系統或借前輩的筆記先來預習一下,
至少看一下章節的架構,隔天上課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.
我覺得第一輪上完,架構跟重點就蠻清楚的
重點還是在做題目,很多觀念看講義雖然有幫助
但是做題目加深了記憶,也讓我把一些模糊不清的觀念釐清楚
同時,我也開始嚐試自己做整理跟比較,就是上個人稅的時候
我聽老師的建議,分一半念,以deduction做區隔,做完題目後
就把剛剛念完的想一下,我做錯最多的題目是哪一個topic?公司稅也一樣.
另外,稅表的熟悉也很重要,我念書時,幾乎是稅表,講義,課本都備齊
拿一張紙就是寫出幾部分:
Exemption
GI - Above the line =AGI
AGI - Standard ( or Itemized ) Deduction = TI
Tax Computation 有 How to compute? AMT?
Tax Payment裡分2大類 - Nonrefundable 跟 Refundable的Credit
Estimated?
第一次讀講義就是一邊對著這張架構看,花的時間不算長
第二.三次讀就再仔細一點,因為已經有印象,看到好像哪裡有似曾相識的東西,就開始前後翻找, 比如
1.Education 相關的在 Above the line裡有, Itemized Deduction 跟 Tax credit 裡都有. 差別在哪裡? 好像GI的列入與否裡有甚麼規定? 我會把大意先寫下來,再自己比較差異處/或勾稽頁數, 這樣我自己下次念,還知道哪邊也有相關應該一起念的
2.Foreign Income 也是,要不要認列入GI ? MITCC 裡的Tax 跟Tax Credit 也有相關規定,一樣做出比較跟勾稽, 一次就3個一起念,我就比較容易記得有這3個地方可以節稅,但就是選一種最有利的 甚至Exemption跟Phase-out的差別都有稍微做過比較.
念到了公司稅也是這樣,因為念越多就越容易混亂,也就更需要做這樣的整理
尤其是有門檻或百分比限制的,除了Individual跟Individual比, Corp跟Corp比
最後是Individual 跟 Corp.的稅也一起念 ,一起整理
當然,我是做完一次題目,就一邊看解答複習,一邊翻講義,越是做比較就越清楚
第一次是全部都看,不論對錯.但有一點不懂跟很不懂的,我會分別做記號
第二次就是至少做了記號的要看,或者再翻課本跟講義
第三次做題目就熟悉很多,所以很快就發現自己念了3次還不懂的是甚麼?
Simulation的部份,我其實一開始很恐懼這種題型
做了幾題以後,我發現這樣的題目比起選擇題,更容易讓我有全面性的觀念
有些SIM題會讓你填稅表,你就間接開始熟悉IRS稅表的邏輯
課本跟講義裡強調的, 再填過一次稅表以後, 記憶就比較清楚,也不容易忘記
考前我還做了Wiley的題目,我發現它的編排不完全一樣,
索性就硬著頭皮做, 反正考試也無法預知下一個考題, 做了幾題以後感覺到
題目越做越快,因為之前做的比較分析,讓我可以在個人稅與公司稅規定的區別中, 比較快轉換,也越來越清楚.
其實寫了這一堆,我覺得大都是老師上課講過,教過的方法,
我充其量只不過是將之付諸行動, 多做幾次就熟練了
然後有自己的心得, 就可以在無形中慢慢進步~
REG 就是腦袋要清楚,最好是自己動手做比較整理,
題目是一定要多做的,不管是 Sim 還是Multiple Choice.
還有..早一點熟悉電腦考試的感覺。
希望我的分享對班上的其它同學有用,也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喔!!
(註) 以上成績單為求維護學員隱私,已刪去部份個人資料。但老師皆保留原始資料及文件以求公信,任何未經許可的轉載、使用,本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。